轟動一時的“80后女副行長詐騙案”近日有了最終結果。
今日(12月13日)下午,新三板公司江蘇柯菲平醫(yī)藥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柯菲平”,870447.OC)披露此案的終審結果,南京銀行白下高新產業(yè)園區(qū)支行原副行長單小雨因犯詐騙罪最終被判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,罰金150萬元,退賠柯菲平公司損失,扣押單小雨名下2套房產,查封3套房產抵賠。
新三板醫(yī)藥公司掛牌前被騙4400萬
今年7月,新三板公司江蘇柯菲平醫(yī)藥股份有限公司(柯菲平,870447.OC)一則公告,掀開了一個“銀行女副行長詐騙案”。
2011年9月,單小雨以幫助柯菲平公司購買萬科信托產品為名,將柯菲平交給她的5000萬元中的3000萬元,匯入自己公公宋明的銀行賬戶,并用上述款項歸還個人欠款等,為了掩人耳目,單小雨還偽造了3000萬元的信托合同。
2012年4月,單小雨以幫助南京一環(huán)保科技公司(亞美公司)申請貸款、幫助該公司賬戶走流量為由,從亞美公司獲得工商、稅務等資料,并掌握了賬戶的網銀密碼及U盾。
2012年8月,單小雨假借亞美公司名義,與柯菲平訂立2500萬元的借款合同,這筆款項被單小雨用于歸還銀行貸款。之后2013年4月至6月,單小雨陸續(xù)歸還柯菲平1100萬元,之后再未歸還。
也就是說,單小雨前后兩次共詐騙了柯菲平4400萬元。
2013年9月,單小雨因涉嫌犯合同詐騙罪,被刑事拘留,同年10月被逮捕。
2015年5月6日,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,單小雨犯詐騙罪,判處無期徒刑,剝奪政治權利終身,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。責令單小雨退賠柯菲平損失。5月12日,單小雨不服一審判決上訴。
2017年3月,柯菲平起訴南京銀行及單小雨原所在的支行,認為南京銀行白下支行存在明顯過錯,應當承擔賠償責任,其民事責任由南京銀行承擔。
2017年11月25日,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單小雨詐騙案做出終審決定,宣判維持對單小雨定罪部分判決,但將無期徒刑改成了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,并處150萬元罰金。判決前羈押期可抵刑期,即從2013年9月17日算起,至2028年3月16日。
同時,扣押單小雨名下2套房產及查封3套房產計入退賠金額。以目前南京市秦淮區(qū)、棲霞區(qū)平均3萬/㎡ 左右的房價估算,假設被扣押和查封的這5套房平均面積為80㎡ ,這5套房子合計價值約1200萬,與4400萬損失相比,還有很大一部分差距。
從該案終審結果來看,南京銀行并沒有為此案擔責。而柯菲平今年3月起訴南京銀行一案尚在一審過程中。公司2017年半年報表示,此案件與公司主營業(yè)務無關,不會對公司業(yè)務產生不利影響,公司將對4400萬元損失予以全額計提并積極努力追回上述款項。
柯菲平于2017年2月3日在新三板掛牌,公司是一家全國性醫(yī)藥商業(yè)企業(yè),主要從事藥品銷售業(yè)務,目前專注于藥品研發(fā)與專業(yè)化學術推廣等。其研發(fā)藥物在心腦血管及老年慢性病藥領域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。
2015年-2017年上半年,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3.17億元、12.51億元、4.96億元;凈利潤分別為1.06億元、1.25億元、6761萬元。
企業(yè)購買理財產品需謹慎
新三板公司為了提高公司資金利用率,往往會將閑置資金用于購買安全性高、流動性好可隨時贖回或可短期贖回的保本型或低風險理財產品。
有如此做法的公司不在少數,據春曉君不完全統(tǒng)計,僅今年1月至今,就有超1800家新三板企業(yè)披露購買理財產品公告,有的公司還不僅購買一次。而購買理財產品金額不在少數,動輒千萬元甚至上億元。資金來源可能是公司自有資金,或將定增募集資金臨時更改用作理財資金。
需要提醒的是,企業(yè)在購買理財產品時,除了考量理財產品本身的風險性外,還要考察資金經手人員的人品及守法意識;同時加強公司內控制度的建設,提高風險意識,加強對日常經營合同以及重大合同的簽訂及履行的合規(guī)審查等,避免出現柯菲平的情況。
文 / 慧慧
聲明:本文來自 新三板千人匯
相關閱讀